中新網武漢5月12日電 (記者 艾啟平)5月12日,中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在武漢發佈《中國農民狀況發展報告·社會文化捲》。據該報告公佈,調查發現: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陷入了重輸入輕培育、重硬件輕軟件、重建設輕維護的“怪圈”。
  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任路博士介紹說,2009年以來,該院“百村觀察”平臺利用寒假和暑假,對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200多個村進行每年兩次的大規模抽樣調查,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的調研數據資料。其中,就“農村公共文化設施”課題,對全國260個村和3648戶農民進行了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
  據報告公佈,在169個村級有效樣本中,93.49%的村莊圖書閱覽室的投入主體是上級政府或村委會,由農民或其他組織投入的占比為1.18%;老年人活動中心投入主體為上級政府或村委的村莊占比為90.74%,5.56%的投入主體為農民或其他組織。可見,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投入主體培育方面重視不夠。
  調查發現,與農村公共文化場地的建設率相比,農村文化工作人員建設十分薄弱。在193個有效樣本村莊中,82.71%的村莊建設了公共文化設施,但配備了文化設施管理人員村莊占比僅為6.18%,而在配備文化設施管理人員的村莊中,93.82%的管理人員為兼職管理;在208個有效樣本村莊中,56.69%的村莊建設了公共體育設施,而配備有體育指導員的村莊占比僅9.62%,其人均服務人數為1642.98人;活動站點配備了工作人員的村莊占比為12.24%,人均服務1453.94人。
  此外,在調查農民對文化設施不滿意的原因時發現,農民對文化活動室、老年人活動中心的活動次數較少表示不滿的占比分別為30.30%、22.58%;在對閱覽室不滿的原因調查中顯示,因自身參與熱情度不高而致不滿的占比最高,為43.17%,其次是書籍內容枯燥,占比28.78%。
  從公共文化設施維修情況來看,在180個有效樣本村莊中,9.44%的村莊文化設施是年久失修的,13.33%的村莊不清楚設施維修情況。此外,13.66%的農民對圖書閱覽室不滿的原因是設施陳舊,老年人活動中心和文化活動室設施的該項占比分別為12.90%和9.09%,公共文化設施的維護和管理情況直接影響農民的使用和評價。
  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執行院長鄧大才表示,該報告以農民為研究對象,對涉及農民社會文化狀況的主要指標進行描述性分析,力圖呈現農民社會生活及文化活動的現狀,並著重對農村醫療、養老、文化教育和社會救助等民生事業進行了梳理。(完)  (原標題:調查發現: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陷入“怪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y79tytai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