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王道斌 通訊員茹志娜 韓文青 利用60-65℃的高溫,在狹窄的支氣管氣道中,為病人“燙”開一條寬闊的、適宜呼吸的氣道。這種技術已經在廣州展開應用,用於治療難治性哮喘。
  用熱量打薄平滑肌
  記者昨日從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獲悉,該所今年獲批,成為國內首批啟用支氣管熱成形技術治療哮喘的醫療機構。
  具體方法是:運用纖支鏡技術加熱探頭,利用60-65℃的高溫,在狹窄的支氣管氣道中為病人“燙”開一條寬闊的、適宜呼吸的氣道。據悉,伴隨著支氣管鏡技術日益向高精度、小口徑的方向發展,目前進入人體的支氣管鏡已經可以微小到直徑僅2毫米。而且在這類支氣管鏡中間,還可以夾雜一條用來傳導熱能的導管。“如此的小口徑,是足以進入18歲以上成年患者的支氣管中的。”
  廣州市呼研所副所長李時悅表示,這次在廣州率先應用的支氣管熱成形術,就是用導管傳遞的熱量,來打薄氣道壁上增生的平滑肌,從而讓氣道變寬。
  美歐、中國批准應用
  哮喘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病種,卻有一定比例的患者使用藥物、激素治療無效或效果不明顯。這類占所有哮喘病人5%以上的難治性哮喘患者,要麼加大應用激素來治療,用患糖尿病、高血壓的風險來換取順暢的呼吸。要麼就是喪失工作、生活,住院接受系統治療。
  歐美的醫學專家們開始考慮利用支氣管鏡結合熱消融的技術來拓寬哮喘病人狹窄的氣道。“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先後經歷了可行性研究、動物試驗和嚴格的臨床對照試驗,該支氣管熱成形術逐漸獲得認同。”
  該技術最早獲得了美國FD A的認可在北美得到應用,隨後又得到了歐洲相關部門的批准,今年2月份,我國也批准了該技術的應用。“技術獲批准後,廣州市呼研所立即引進了該項技術。”
  “目前,該技術已用於三位患者,其中完成兩次治療的兩名患者,術後觀察效果不錯,”廣州市呼研所副所長李時悅教授表示。
  全部花費需10萬元
  “整個療程需要三次門診手術治療,每次治療相隔3周以上的時間。每次門診手術時,需要對特定區域內的眾多支氣管進行50-60次的熱消融,單次手術時間需要一小時左右,”該所哮喘臨床專業組組長張清玲主任說道。
  她表示,由於每次熱消融技術使用的導管都屬一次性應用耗材,且該導管每條需要人民幣3萬元左右,全部三次門診手術下來,光耗材費用就需要9萬多元,再加上其他諸如麻醉等費用,全部花費需10萬元。
  “但從前幾例病人的術後效果來看,減少哮喘發作和急診住院治療的次數是明顯的,而且手術後患者可恢復工作生活。”
  張清玲表示,由於該技術屬於侵如人體內部的侵入性手術,目前還不能應用於兒童患者。“該技術也並非所有難治性哮喘患者都能適用,比如體內裝有起搏器、內部除顫器等植入式電子器械的哮喘患者,就不能應用該技術。此外,對麻醉過敏的哮喘患者也不能進行該類手術操作。”  (原標題:高溫“燙”開哮喘氣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y79tytai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